人才培养
学生姓名 | 学生年级 | 研究方向 | 答辩时间 | 毕业时间 | 论文题目 | 获奖情况 | 导师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晏燕雄 | 2010 | 有限群 | 2013 | 2013 | 某些有限几乎单群的数量性质与群结构的研究 | 校优 | 陈贵云 |
李金宝 | 2009 | 有限群 | 2012 | 2012 | 具有特殊共轭类长的有限群及子群的广义置换性 | 校优 | 陈贵云 |
徐海静 | 2008 | 有限群 | 2011 | 2011 | 群的特征标性质与群的结构研究 | 校优 | 陈贵云 |
李立莉 | 2008 | 有限群 | 2011 | 2011 | 有限群的几个结构问题 | 校优 | 陈贵云 |
吕恒 | 2005 | 有限群 | 2008 | 2008 | 几类局部幂零p-群 | 校优 | 陈贵云 |
何立官 | 2009 | 有限群 | 2012 | 2012 | 群的阶及最高阶元素的阶与群结构 | 市优 | 陈贵云 |
张良才 | 2005 | 有限群 | 2008 | 2008 | 有限几乎单群的OD-刻画与非交换图刻画 | 其它 | 陈贵云 |
付道领 | 2009 | 基础教育 | 2012 | 2012 | 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李航 | 2007 | 基础教育 | 2012 | 2012 | 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:互动与优化 | 校优 | 宋乃庆 |
章勤琼 | 2012 | 数学教育 | 2012 | 2012 | 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中澳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比较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李静 | 2008 | 数学教育 | 2011 | 2011 | 基于多元表征的初中代数变式教学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沈南山 | 2007 | 数学教育 | 2011 | 2011 | 八年级数学学业成就评价测查试题编制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徐建星 | 2008 | 数学教育 | 2011 | 2011 |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唐恒钧 | 2008 | 数学教育 | 2011 | 2011 | 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谢幼如 | 2006 | 数学教育 | 2009 | 2009 | 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王郢 | 2006 | 数学教育 | 2009 | 2009 | 教科书审查法律制度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朱福胜 | 2006 | 数学教育 | 2009 | 2009 | 数学教育哲学视野下的GX实验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杨豫晖 | 2006 | 数学教育 | 2009 | 2009 | 数学教师教学决策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康世刚 | 2006 | 数学教育 | 2009 | 2009 | 数学素养生成的教学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魏佳 | 2006 | 数学教育 | 2009 | 2009 | 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汤强 | 2006 | 数学教育 | 2009 | 2009 | 7-9年级学生数学符号语言的理解与表示 | 校优 | 宋乃庆 |
黄梅 | 2006 | 数学教育 | 2009 | 2009 | 基于三维目标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罗玮玮 | 2005 | 数学教育 | 2008 | 2008 |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“解决问题”版块的适应性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陈婷 | 2005 | 数学教育 | 2008 | 2008 | 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沿革与发展 | 校优 | 宋乃庆 |
仲秀英 | 2005 | 数学教育 | 2008 | 2008 |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童莉 | 2005 | 数学教育 | 2008 | 2008 | 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尚晓青 | 2005 | 数学教育 | 2008 | 2008 | DGS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整合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于波 | 2005 | 数学教育 | 2008 | 2008 | 20世纪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庞坤 | 2004 | 数学教育 | 2007 | 2007 | GX实验的再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李铁安 | 2004 | 数学教育 | 2007 | 2007 | 基于笛卡儿数学思想的高中解析几何教学策略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彭爱辉 | 2004 | 数学教育 | 2007 | 2007 | 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李明振 | 2004 | 数学教育 | 2007 | 2007 | 数学建模的认知机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李红婷 | 2004 | 数学教育 | 2007 | 2007 | 7-9年级学生几何推理能力发展及其教学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巩子坤 | 1997 | 数学教育 | 2000 | 2000 | 有理数运算的理解水平及其教与学的策略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杨慧娟 | 2009 | 数学教育 | 2012 | 2012 |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使用调查研究 | 其它 | 宋乃庆 |
李金富 | 2008 | 数学教育 | 2012 | 2012 | 彝族农村小学生数学计算思维差异研究 | 其它 | 宋乃庆 |
柯晓峰 | 2008级 | 非线性泛函分析 | 2011 | 2011 | 非合作椭圆系统解的存在性和多重性 | 市优 | 唐春雷 |
储昌木 | 2009级 | 非线性泛函分析 | 2012 | 2012 | 具有凹凸非线性项和变号位势函数的椭圆系统的多重解 | 其它 | 唐春雷 |
吕颖 | 2007级 | 非线性泛函分析 | 2012 | 2012 | 二阶Hamilton系统的同宿轨 | 其它 | 唐春雷 |
万莉莉 | 2008级 | 非线性泛函分析 | 2011 | 2011 | 二阶Hamilton系统同宿轨的存在性与多解性 | 其它 | 唐春雷 |
索洪敏 | 2008级 | 非线性泛函分析 | 2011 | 2011 | 半线性椭圆方程和系统的近共振问题 | 其它 | 唐春雷 |
欧增奇 | 2006级 | 非线性泛函分析 | 2010 | 2010 | 合作型拟线性椭圆系统解的存在性与多解性 | 其它 | 唐春雷 |
陈尚杰 | 2007级 | 非线性分析 | 2010 | 2010 | Schrödinger–Maxwell系统和Klein-Gordon-Maxwell系统解的存在性 | 其它 | 唐春雷 |
丁淩 | 2007级 | 非线性分析 | 2010 | 2010 | 具有临界指数的椭圆方程和系统的解 | 其它 | 唐春雷 |
商彦英 | 2004级 | 非线性泛函分析 | 2008 | 2008 | 半线性奇异椭圆方程的边值问题 | 其它 | 唐春雷 |
刘昕 | 2007级 | 数学教育 | 2012 | 2014 | 从高考题中看圆锥曲线的共性特征 | 校优 | 袁建军 |
曾春娜 | 2009级 | 积分几何与几何不等式 | 2012 | 2012 | 关于凸体的Bonnesen型Aleksandrov-Fenchel不等式 | 校优 | 周家足 |
李明 | 2007级 | 积分几何与几何不等式 | 2010 | 2010 | 常曲率曲面中凸集的等周亏格的上界估计 | 校优 | 周家足 |
李红婷 | 2004 | 数学教育 | 2007 | 2007 | 7-9年级学生几何推理能力发展及其教学研究 | 校优 | 宋乃庆 |
姜德烁 | 2006级 | 积分几何与几何不等式 | 2009 | 2009 | 积分几何中不变运动公式研究 | 校优 | 周家足 |
徐文学 | 2010级 | 积分几何与凸几何分析 | 2013 | 2013 | 新的常宽凸集 | 其它 | 周家足 |
夏云伟 | 2008级 | 积分几何与凸几何分析 | 2013 | 2013 | 常曲率曲面中的逆Bonnesen型不等式 | 其它 | 周家足 |